7月26日,第九届CCF未来计算机教育峰会(FCES2025)在长沙顺利落幕。峰会为期3天,共有来自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五百多人相聚长沙,围绕“AI+教育”深入探讨AI时代下的计算机教育创新与发展路径。
今日,第九届CCF未来计算机教育峰会(FCES2025)在长沙顺利落幕,本届大会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以下简称“CCF”)主办,CCF教育工委、湖南大学承办,长沙理工大学、CCF长沙会员活动中心协办,共有来自全国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五百多人相聚长沙,深入探讨AI时代下的计算机教育创新与发展路径。
大会期间主会场设置6个主题报告,1个大会论坛,3个观点报告,为参会者呈现高水准、高质量的专业报告和研讨内容;分会场聚焦13个话题,多维度深入探讨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
主题报告
7月26日上午,主题报告环节由FCES2025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CCF教育专委副主任、长沙主席,国防科技大学教授毛新军主持。CCF会士、常务理事,清华大学教授,青海大学校长史元春,CCF会士,重庆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国胤,CCF会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王泉分别作主题报告。
史元春教授在报告《应对不平衡,构建新生态:AI+从项目层走向组织层》中围绕“铸基强算,优化智慧教育环境”“深化AI+,有特色高水平发展”“提升师生AI素养,与时代同频共进”三个核心议题,直面东西部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实挑战,提出铸基强算,有组织推进AI+高原学科科研和人才培养,依托智能计算省实验室平台深度推进AI赋能学科创新,改革课程体系以全面提升师生AI素养。
王国胤教授在报告《计算机学科赋能智能教育生态的重师实践》中聚焦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介绍重庆师范大学计算机学科的一流专业建设、人工智能通识课建设、图灵班拔尖人才培养、智慧教育建设等经验,以及以计算机学科赋能全校智慧教育发展、师生AI素养提升和AI课程建设等改革实践,推动师范教育向AI+人才培养模式转型。
王泉教授的报告主题为《以数据洞察先机,以智慧赋能教育》,围绕“时代之问”“辩证思考”“实践路径”三大核心议题,提出了数智时代计算机人才培养的“变与不变”,并基于此,给出了人才培养中数据建设和AI赋能的思考和实践。阐释"智慧教育元年"的内涵,揭示人才培养中数据要素的核心价值,呈现AI技术教育应用的实施路线图。
观点报告
观点报告环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负责人高小鹏,CCF教育专委副主任、长沙主席、国防科技大学教授毛新军,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赵欢3位专家分别就《在408统考科目中深化系统能力考核的方案建议》《大模型融入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培养具有全栈思维的工科人才:一种“小型全系统”贯通式教学体系》三个主题分享了各自的思考。
高小鹏教授分享了《在408统考科目中深化系统能力考核的方案建议》观点报告。聚焦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与408统考改革,介绍了计算机系统系统能力的重要性与408统考科目在该方面的进展情况,分析了当前计算技术发展态势与国内系统能力培养现状,给出了进一步在408统考科目中深化计算机系统能力相关考查内容的基本思路、工作要点与实施路径,从而进一步发挥408统考科目的“以纲促教、以纲促学、以纲促改”的功能,更好的促进计算机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和服务高水平人才的选育。
毛新军教授分享了《大模型融入教育是一把双刃剑》观点报告,聚焦大模型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双面影响,揭示AI赋能教育背后的潜在风险。以国防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实践教学为真实案例,展示大模型如何提升教学效率与学生创新能力,同时揭露技术滥用导致的依赖性问题,如学生批判性思维弱化、代码自主编写能力下降。提出"可控融合"实施框架,平衡技术创新与教育本质,分享国防科大在教学设计、评价机制、伦理规范等方面的改革经验。
赵欢教授的《培养具有全栈思维的工科人才:一种“小型全系统”贯通式教学体系》观点报告,聚焦"AI+教育"背景下全栈思维工科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通过"小型全系统"贯通式教学体系破解多学科交叉工程教育的难题,为智能计算时代提供可复制的教育改革范式。
会旗交接
会旗交接环节,重庆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国胤从CCF副秘书长、业务总部总经理束庆山手中接过FCES会旗,标志着第十届CCF未来计算机教育峰会(FCES2026)将于2026年在重庆正式举办。
致谢环节
CCF副秘书长、业务总部总经理束庆山为承办单位湖南大学、协办单位长沙理工大学颁发感谢牌,为本届FCES组织机构成员颁发感谢证书。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分论坛
26日下午还举办了4个分论坛,分别围绕“智能时代计算机类拔尖人才培养探讨”“智能时代计算机类专业建设转型升级之路”“人文智能人才培养及教育”“数字教材建设研讨”四大主题展开研讨。
“智能时代计算机类拔尖人才培养探讨”分论坛聚焦智能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路径和新挑战,分享多层次高校在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案例,探讨如何培养具备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
“智能时代计算机类专业建设转型升级之路”分论坛邀请部分在专业建设方面先行探索并取得实践成果的院校进行经验分享,紧密围绕人工智能时代下计算机类专业建设的新思路、新模式以及新挑战,共同探讨计算机类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应对策略。
“人文智能人才培养及教育”分论坛探讨借助智能技术打破学科壁垒,实现人文与计算机等多学科交叉融合,构建综合素养培养体系,让学生掌握人文知识并运用跨学科思维解决问题。汇聚多学科及业界视野,探索培育兼具智能技术与人文素养的复合型人才的新路径。
“数字教材建设研讨”分论坛聚焦数字教材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建设经验,针对传统教材“内容滞后、实训难现、交互缺失”问题,通过数字技术、知识图谱等技术实现传统教材无法承载的沉浸式技能训练;回应当前数字教材“标准缺失、平台分散、版权模糊”的行业困境,探索职教数字教材建设的规范化路径。
7月24日下午,CCF科学教育创新论坛:科学教育数字数字新基建与新样态、十讲系列工作会议和校长座谈会(闭门)召开。CCF科学教育创新论坛围绕“数字新基建支撑科学教育变革”和“技术驱动下的科学教育新样态”两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入讨论,与会专家重点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的前沿技术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实践,分享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化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计算机科学前沿丛书·十讲系列编委会总结了当前的工作情况,并制订了第3辑选题出版计划。校长座谈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25位高校校长齐聚一堂,为计算机高等教育在AI时代如何更好赋能人才培养建言献策。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AI+教育”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关乎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进步的重大课题。在各位参会嘉宾的深入交流和智慧碰撞中,本次峰会顺利落幕。我们相信,本次峰会的成果和精神将转化为实际行动,让计算机教育在AI时代下焕发新的活力。
第九届CCF未来计算机教育峰会(FCES2025),再见!期待来年再聚!